在内蒙古某露天煤矿的深夜,操作员通过AR眼镜凝视着矿坑的三维动态地图,轻推手柄,数公里外的挖掘机精准铲起矿石——这一幕并非科幻场景,而是网易灵动将游戏领域积累的低延时传输、数字孪生等技术移植到工业场景的真实实践。
虚实交互:游戏技术重构工业逻辑
网易灵动的核心突破在于打破虚拟与现实的边界。其将游戏领域的低延时音视频传输技术(端到端延迟<90ms)应用于远程操控系统,使操作员可通过AR眼镜、手柄等设备,以“第一视角”指挥数百公里外的设备,误差精度达厘米级。在浙江某石灰石矿山,这一技术使单台设备装车效率提升90%-120%,操作员可同时指挥多台机器协同作业。
更具革命性的是物理仿真技术的跨界应用。传统工业仿真软件中,矿石堆被简化为刚体模型,而网易灵动引入的柔性仿真技术,使数字孪生系统中的矿石能模拟真实形变,动态预测塌方风险。上海临港搅拌站的“黑灯工地”正是得益于此:无人装载机在全黑环境中通过激光融合感知与虚拟建模实现精准定位,生产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120%,能耗降低15%。
人机协同:从高危矿坑到智慧中台
在内蒙古露天煤矿,网易灵动挖掘机器人实现了24小时无人化作业,日均挖掘量突破5000立方米,相当于300名熟练工人的工作量,人力成本降低40%。操作员通过三种终端自由切换:远程座舱还原真机触感,电脑终端支持策略性调度,AR眼镜创造“虚实叠加”的操作空间。
网易灵动与徐工还发布了挖掘机器人“牧羊人”模式,操作员可同时管控同一场景中的多辆机器人,可设置任务、监控进度,并接收装车、碰撞等预警,以便及时处理问题。该模式已在石灰石矿山、露天煤矿得到验证,生产效率提升90%—120%。
生态进化:从技术标准到全球智造的革命浪潮
网易灵动的开放生态战略正加速行业智能化进程。与徐工集团联合发布的硬件接口标准与开放协议,允许第三方开发者像开发游戏模组般定制功能模块,甘肃路桥集团基于该体系开发的自动配料算法,开发周期缩短至传统方式的1/3。
2024年12月,网易伏羲“具身智能解决方案”正式发布,标志着其技术积累迈入新阶段,同时为网易灵动的人形机器人应用注入新动力。该方案融合物理仿真与柔性控制技术,未来将拓展至井下狭窄空间等复杂场景。全球化布局亦同步推进,其智慧矿山方案计划输出至东南亚、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响应基建智能化需求。
目前,网易灵动已在全国落地50个标杆项目,覆盖矿山、基建、港口等10余个省份。这场由虚拟世界引发的工业革命,不仅重塑了人机协作的边界,更证明了技术普惠的可行性——正如网易灵动负责人杨新伟在采访中所述,游戏技术赋能矿山智能化不仅带来了效率的跃升,更重构了人机协作的底层逻辑,为传统工业注入了数字化的生产基因。